「要想富,先修路」,这句来自中国农村的口号,动区专栏作者白话区块链以农村要修路致富来比拟区块链的多链时代的造「桥」案例,并列举数个目前主流的跨链桥方案,和各个方案中令人瞩目且富有前途的项目。
跨链桥:「多链时代」的重要参与者,与不同跨链桥的权衡)
中
国式口号「要想富,先修路」,跟区块链有什么关系?因为区块链也开始「修路」了,只不过在这儿,大家叫它「桥」。
原先世界上只有一个以太坊,就像一个大村子,所有的生产消费活动等都在那里,铁匠铺、农场、钱庄、市集 ……大家挨着都很近,不存在什么「修路」的问题。
而现在的区块链正式进入多链时代,以太村旁边开了许多个其他的村子,虽然规模都没有以太村大,但是也都有自己的铁匠铺、农场、钱庄、市集 ……
慢慢的许多嫌弃以太村太挤太贵的村民「移民」去了别的村,渐渐的几个村子的人也都多了起来,以太村一家独大的日子彻底结束了。
然后修路这事儿便正式被提上了日程,毕竟几个村子之间还是得有经济和消息往来,许多村民的资金也需要在各个村子之间周转。
那么问题来了,这个路(桥)应该怎么修?聪明的人们想到了以下几种方法:
以太村原先有几家大的钱庄,比如便安、水币之类的,随着周边几个村子逐渐变得兴盛,它们在其他几个村子也开了分行,由于这几家钱庄一向口碑不错,所以村民们也都信任它们。
在需要资金周转,或是汇钱到其他村子的时候,往往会去找这些钱庄,他们也都提供各个村子的资金存取或是周转服务,这便是最早我们常用的 CEX 方案。
严格意义来说,这根本不能算是「桥」,但这确实是个简单而又行之有效的方案,或者说在桥时代之前,唯一的解决方案。
然而只有钱庄是不够的,毕竟钱庄也可能倒闭,且更重要的是,在区块链这么一个讲究「去中心化」的环境里,这么重要的业务却总需要借助「中心化」的钱庄来处理,太没面子了……
于是有了其他几种方案。
Leave a Reply